“达克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视野受限时,往往容易高估自己和周边的局势;当我们认清自己,又往往容易因过分妄自菲薄而陷入低谷。我们都希望时刻保持清醒,却总会掉入认知偏差的陷阱。在如今这个内卷时代,提早认识并把握“达克效应”或许能让我们实现职场的跃迁。 我们正身处十五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但让我们感到寒冷的,不止是冰雪。 近日,某互联网公司裁员20-40%的新闻刷爆社交媒体,让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是,这场近乎砍掉半个公司的大裁员就这么突然而至,不少打工人感到瑟瑟发抖。 事实上,临近年底宣布裁员的互联网巨头可不止一家,近日就有多家公司纷纷传出裁员消息,想想往
12月8日,兴业银行在上海召开“拾阶而上·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成立十周年暨优秀管理人颁奖盛典”活动,并联合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中国银行业首份《中国超高净值人群社会责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报告。同时该行宣布倾力打造的“兴慈善1号绿色慈善信托”产品目前已进入试点阶段,标志着我国首个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绿色慈善信托开启公益新征程。 “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宏观政策的宣贯引导和市场环境的发展要求,国内公众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以企业家为代表的超高净值人群愈发彰显责任之
临近年底,二级资本债市场再起波澜,工行高达1900亿元额度的二级资本债于日前获批发行,将大型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热推向高潮。 几个月来,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发行二级资债力度开始明显加大,近一个月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工行最新获批发行大额度二级资本债,是否意味着该类债券发行进入了“大象时代”? 记者注意到,近期发行二级资本债的银行这些大型银行均为系统重要性银行,显然,面对附加资本要求,上述银行资本补充的迫切性也在大幅提高。 大型银行突然发力 百亿元级债券接力发行 工行12月6日晚间,工行公告披露,其已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19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这也将进一步夯实该
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SZ002839)大股东沙钢集团,原计划减持该行股份不超过2900万股,如今减持计划已届满却未实施减持。这已是沙钢集团去年下半年以来第二次“公告拟减持却未减持”。 蓝鲸财经发现,业绩亮眼、不良率新低的张家港行股价长期低迷,自2018年下半年起,该行股价长期徘徊于5元至7元/股之间,更曾一度破发。 今年下半年,该行经历部分国有股份无偿划转事项,第三大股东出现变更;而大股东沙钢集团则波折重重,不仅于近日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且此前其旗下上市公司终止了筹划将近5年的资产重组事项。 沙钢集团再次未实施减持 日前,张家港行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收到沙钢集团出具的《关
又一银行重组迎来新进展,12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原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审议批准了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的相关议案。中原银行拟向目标银行股东发行约133.25亿股内资股,以清偿潜在吸收合并的总代价约285亿元。近一年来,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已演变为行业趋势,今年以来,已有重组后的山西银行、辽沈银行相继开业,重组合并不仅可以提升自身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同时也为银行良好经营奠定了基础。不过,下一步如何实现股权结构优化、降低潜在风险、提升经营效率才是需要面临的问题。又一银行重组迎进展 对价285亿元!中原银行拟将河南省三家城商行并入其中。12月7日,中原银行发布公告
12月6日,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四家试点机构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四地正式发售。产品均为五年期封闭运作,风险等级为二级或三级,业绩比较基准5%-8%之间。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投资者购买养老理财产品的热情较高,其中,建信理财“安享”固收类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2021年第1期,仅半日募集金额就达到20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首批养老理财产品推出标志我国“真”养老理财产品市场起步,为市场树立产品“样板”。 12月7日,就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情况答记者
12月6日晚间,工商银行(601398.SH)发布公告,称将发行总额不超过等值19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工行今年已以多种渠道发债补充资本金,截至目前工行共发行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及10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本次发行规模之大,较为罕见。 市场人士认为,工行大规模补资本金,或在为明年初的信贷投放“开门红“做准备。“开门红”是银行首季营销志在必得的一战,银行通常会投入大量人员和资源,拓展存贷款业务。而本年的“开门红”似乎更为关键。 12月6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
年末,低费率基金队伍不断扩容,有基金产品管理费费率直降至0%。 低费率基金队伍再次扩容,本月又2只基金下调管理费费率,1只基金管理费费率浮动调降为0%,另1只基金管理费费率打五折。 据券商中国记者粗略统计,今年有51家基金公司的98只基金产品(合并份额,下同)下调管理费费率,其中,债券型基金占半数。而从下调幅度来看,半数基金最新费率较年初下调幅度超50%,其中主要为费率较高的混合型基金和中长期纯债为主的债券型基金。管理费费率下调后,多数基金管理规模获得提升。 这只基金管理费费率竟降至0% 本月又2只基金下调管理费费率,低费率基金队伍再次扩容,甚至有基金管理费费率降至0%。 近日,东方红产业升级
近日,险企陆续披露了10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共有20家险企的74款万能险最新结算利率(文中“结算利率”均指“年化结算利率”)超过5%;从今年以来行业万能险逐月结算利率来看,普遍徘徊在4%左右,且没有万能险结算利率为负。 尽管4%的年化收益率并不高,但和今年保险股投资者相比,这一收益可谓“稳稳的幸福”。此前多年,由于保险股持续上涨,“买保险不如买保险股”一度成为投资者共识,今年则出现反转,今年前10个月以及今年以来截至12月8日,保险板块跌幅均超过39%,A股五大保险股在这两个区间的
在11月初公布面临破产重整消息后,*ST澄星的股价却一飞冲天,11月以来股价涨幅达106.16%,近13个交易日内8次涨停。12月7日,*ST澄星再次涨停,报收13.05元/股,至此,该股年内已经涨停65次。股价疯狂上涨,*ST澄星迎来的是被立案调查。12月7日晚间,*ST澄星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对公司及控股股东澄星集团立案。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预计本次证监会立案调查,极有可能与*ST澄星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有关。”控股股东及公司被立案调查 或与资金占用披露有关《证券日报》记者曾在此前报道中提及,*ST澄星可能涉嫌信披违规。在今年4月10日的上交所监管函回复中,*ST澄星自曝控股股东澄星集团于2020年1月及9月先后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合计7.07亿元,同时表明澄星集团正在积极整改。而在2020年8月5日至2021年4月8日期间,*ST澄星连续披露过9份关于澄星集团持股被司法轮候冻结的公告。在前8份公告中,*ST澄星均称,“控股股东不存在对上市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在4月8日披露的司法轮候冻结公告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