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信管家开户服务,交易手续费低至15美金每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客服

兴业银行荣膺英国《银行家》“2021中国年度银行”大奖

12月1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在伦敦公布“2021年度最佳银行”全球评选结果,兴业银行荣膺“2021中国年度银行”大奖。 受疫情影响,本次颁奖在线上举行。《银行家》杂志表示,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兴业银行2020年表现强劲,业绩优异,且展现了强大的业务创新力。特别在绿色金融领域,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和首家采纳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立即实施气候中性”倡议的银行,兴业银行深耕绿色金融15年具备了强大的绿色创新基因,首发中国首单蓝色债券,并在中国股份制银行中发行首单海外蓝色债券。依托丰富的绿色金融专业经验和强大的专业团队,凝聚集团

2021-12-02     64

原董事长因受贿一审获刑12年!这家银行前高管频繁“落马” 还有多项指标突破监管红线

日前,吉林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宝祥受贿案一审宣判,吉林省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其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200万元。 经审理查明,2003年至2019年间,张宝祥在担任长春市商业银行行长、长春市宽城区委书记、吉林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承揽、银行贷款、人事安排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2392.3713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吉林银行多位前高管相继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以下简称“双开”),包括原副行长王安华,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杨盛忠。就在今年11月,曾任吉林银行副行长

2021-12-02     388

重庆富民银行资产负债缩水,助贷业务违规受罚近千万

11月30日,重庆富民银行公布2021年度第232期同业存单发行公告,计划发行2.5亿元。 随着互联网存款被叫停,许多中小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加大,发行同业存单有助于缓解负债端的压力。重庆富民银行计划2021年拟发行同业存单92.5亿元,同比2020年同业存单发行额度增加20.5亿元。 重庆富民银行曾因助贷业务违规被推上风口浪尖,不久前遭遇监管秋后算账。9月30日,重庆银保监局披露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列举了富民银行存在与关联方合作助贷业务中接受虚假用途材料发放贷款、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缺乏管控等17项违法行为,富民银行因此被处以850万元的罚款,该行董事长张国祥、行长楚龙春均被罚。 富民银行在

2021-12-02     33

上市银行配股热卷土重来 多重优势助4家银行“补血”

曾因背负“抽血”名声而消失多年的上市银行配股融资方式,自去年年底“重出江湖”后,迅速掀起一波热潮,并随着新银行陆续加入而持续升温。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上市银行靠配股“回血”多是基于目前银行板块估值较低,投资价值相对较高,叠加银行配股价格较股价会有不同折扣。 停滞7年之久 配股重现往日荣光 据悉,宁波银行将于12月2日复牌交易,这也是继江苏银行后又一家完成全部配股计划的上市银行。根据宁波银行配股方案,该行以每10股配售1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6.01亿股股份,配股价为19.97元/股。 事实上,上市银行配股消息不仅于此

2021-12-02     345

权益基金最高收益率超120% 小而美受热捧

作者:王思文 距离2021年业绩收官已不足1个月,权益基金年度收益冠军的争夺备受瞩目。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前11个月,公募市场上权益基金回报率超50%的多达185只,排名前10的权益基金回报率均超84%。其中,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回报率约123%。不出意外,今年权益基金收益冠军将从这10只基金中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上述10只基金在重仓股、重仓行业上的布局类似,在披露的三季度末重仓股名单中,多数基金重仓布局新能源、光伏、电子等板块,对科技行业的配置比例较高。而这些基金在最后1个月的“打法”将直接决定其年度收益最终排名。 前海开源基金“双雄&

2021-12-02     118

11月近八成权益类基金上涨 民生加银基金旗下债基踩雷净值暴跌

中国网财经12月1日讯(记者 张明江) 距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月,基金业绩也进入冲刺阶段,11月份的震荡市中,近八成权益类基金依然取得正收益,但部分债券基金“踩雷”地产债导致净值暴跌。 11月近八成权益类基金上涨 结构性行情中,权益类基金首尾业绩分化明显,但11月份近八成权益类基金净值上涨,军工主题基金和医药健康主题基金整体涨幅最大。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11月份普通股票型基金首尾业绩相差超20%,近四分之一普通股票型基金11月份净值下跌,11月份平均上涨2.57%。其中中银证券优势制造股票A/C在11月份跌幅超6%,大成产业升级股票11月份涨幅超14%。数据显

2021-12-02     12

52亿元!前11月基金自购规模创历史新高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彭 据统计,今年前11月基金自购规模和自购次数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基金公司自购规模为52亿元,自购次数达386次。国泰基金以3.9亿元自购总规模排名第一,另有16家基金公司自购规模超过1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动用真金白银自购,往往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但同时也是一种提升投资者购基意愿的营销手段。基民在选择自购基金时,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盲目“抄作业”。 基金自购规模创新高 通常而言,每年12月份和次年1月份是基金公司自购较为频繁的时间节点,但今年基金的自购行为从年初持续到年尾。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

2021-12-02     378

退股、产品清盘!又有知名私募“散伙”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林雪 最近,又有一家明星私募的合伙人“散伙”,引发市场关注。 沪上新锐私募钦沐资产去年因明星基金经理于洋的加入,热度很高,但不到一年时间,于洋却悄然退出了公司股东名单,并且清盘了他管理的多只产品。 实际上,在今年市场震荡环境下,于洋和钦沐资产董事总经理柳士威都取得了不错的投资业绩,公司规模增长也比较快,那么,为什么在公司发展势头不错之时,钦沐资产的核心投资团队却出现“散伙”,我们一起来看看。 于洋退股、清盘产品 离开私募将重返公募基金 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上海钦沐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最近出资人发生变更,公司原

2021-12-02     131

次新基金年底冲刺势头猛 部分产品近3月净值涨超13%

12月,公募基金年度业绩进入冲刺阶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主题基金前11个月业绩积累丰厚,与此同时,一众今年成立的产品也多有跻身业绩前列的,特别是目前排名靠前的次新基金,最近3个月净值涨幅多在13%以上,领先同类产品同期涨幅,冲刺势头正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与此同时,部分基金经理业绩出现分化,特别是同一基金经理在今年新管多只产品,但从业绩表现来看,不乏首尾业绩相差较大的情形。 次新基金亮点突出 年末,公募基金迎来最后冲刺,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名更迭频繁,尤其次新基金亮点突出。截至11月30日,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A、创金合信气候变化A等今年成立的新基金跻身业绩前列。 据记者观察,

2021-12-02     207

结构性行情催生“奔私潮” 量化私募经理也有想法

每经记者 杨建 每经编辑 吴永久 今年以来,在结构性行情中,踩对赛道的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在此背景下,对一些基金经理而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一些基金经理有了自己的打算。近期,前券商、公募人士备案自己的私募公司的案例不断增多,再现一波“奔私”小高潮。据基金业协会数据,今年10月以来截至11月29日,合计206家私募机构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其中证券私募基金82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从最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管背景来看,有百亿级私募机构的基金经理,有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有券商机构的副总裁等。 券商公募人士是奔私主力 券

2021-12-02     129
联系客服
我们的优势

极速开户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多平台可选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安全正规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