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国大豆正处于籽粒膨大阶段,是单产形成的关键时期,需水量大。美国大豆将于9月中下旬成熟收获,下个月的天气仍将影响大豆的单产。气象模型显示,美国西北部的大豆产区本周将迎来降雨,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星州的降雨更加集中,北达科他州和南达科他州西部地区将有部分降雨,这将缓解该地区此前的干旱;然而,大多数其他生产区降雨量很少,只有零星降雨。
受美国大豆产区天气好转和生物柴油政策利空影响,上周美国大豆价格跌至1300美分/蒲以下。目前,美国大豆仍处于单产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月后美国大豆将迎来大规模收获。经过上周的实地调查,市场组织profarmer估计美国大豆的单位产量为51.2蒲/英亩,远高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50蒲/英亩。该组织的调查路线不包括北达科他州和南达科他州干旱最严重的一些地区。
因此,预测值可能与最终单位产量相差很大。由于全球油脂供应逐步改善,受疫情影响需求下降,油价可能在后期进入震荡下跌通道,这也将拖累美国大豆价格。预计在最终决定之前,美国大豆价格下跌的空间相对有限,总体趋势疲软。
上周,国内油厂开工率继续提高,大豆压榨量超过200万吨。监测显示,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为201万吨,比上周增加4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比近三年平均188万吨增加13万吨。目前,国内大豆供应仍然充足,油厂豆粕库存总体压力不大。尽管大豆压榨利润较低,但该油厂有很强的启动意愿,预计本周压榨量将保持在200万吨左右。
上周,美国大豆价格下跌,大豆出口溢价略有上升,大豆进口成本下降。监测显示,10月份美湾大豆CNF报价为601美元/吨,与11月份CBOT合同相比,溢价报价为342美分/蒲式耳,相当于港口完税价格4465元吨(进口关税3%,增值税9%),降幅185元吨384元吨;CNF在9月的巴西大豆发货日报价为606美元/吨,11月的CBOT合同溢价为358美分/蒲式耳,相当于4500元/吨和周环比吨的港口完税价格降低了170元/吨。
尽管上周大豆进口成本大幅下降,但由于国内油粕价格居高不下,进口大豆压盘利润变化不大,仍处于亏损状态。
监测显示,10月份美湾大豆发货日期挤压了大型商业交易所1月份合同的利润-140元/吨(3%进口关税,加工成本200元/吨),周环比增加了30元/吨;巴西大豆9月份的发货日期使大昌交易所1月份合同的利润减少了-160元/吨,增加了10元/吨。
温馨提示:最新行情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