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行业转型和监管不断加强的影响,我国信托发行继续冷淡。根据益信托的最新数据,2022年1月,中国68家信托公司发行了2049家1245.2亿元的集合信托产品。与去年同期3107只2472.7亿元相比,发行量下降了34.1%,发行量同比下降了49.6%。
以春节前一周(2022年1月24日至2022年1月30日)为例,本周集体信托发行市场持续降温,发行规模降至今年以来最低点。据不完全统计,当周共有31家信托公司发行集体信托产品196款,环比下降24.90%;发行规模198.20亿元,环比下降10.53%。
需要指出的是,与发行市场不同,本周集体信托产品成立规模超过2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本周共设立集体信托产品436种,环比增长22.47%;成立规模206.19亿元,环比增长16.54%。
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信托产品从发行到成立存在一定时间滞后,产品逐步建立;另一方面,由于春节假期的季节性因素,信托公司将在春节前筹集资金。
年底的规模是信托业的正常状态,但今年相对困难。在这方面,利益金融信托研究所研究员余志表示,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显著下降,一方面是由于非标准融资产品的急剧萎缩。在监管收紧的环境下,信托公司可发布的非标准产品剩余金额有限,因此信托公司的规模效应可能远低于往年。另一方面,标准信托产品的资金募集多次开放,分期付款募集,规模数据披露不完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合信托产品的总规模。
由于标准信托产品的信息披露相对较少,产品数量可能会显著增加,设置规模也会下降。
此外,总体而言,近期标准信托产品的发行比例保持稳定。余志表示,标准信托作为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关键领域,在发行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余志认为,非标准产品的衰落是信托市场集聚的关键,产业转型的影响仍在继续。
业内人士预计,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22年甚至未来几年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绿色债券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品种,在帮助碳达到峰值、碳中和目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年初,绿色债券发行爆炸式增长。
据全口径统计,Wind数据显示,2022年1月共发行绿色债券56只,总规模880.63亿元,2021年1月仅发行绿色债券12只,共计67.3亿元。这意味着今年1月,债券市场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是去年同期的近13倍。其中,信用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加,接近去年的12.2倍。
许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绿色债券的加速发行作为一种直接融资工具,不仅可以扩大债券市场的规模,还可以促进更多企业参与债券市场进入绿色融资。
丁晓峰说:绿色债券的发行利率一般低于同期同级债券的发行利率,也有助于企业节约成本,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双碳减排,进入绿色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自去年以来,碳中和债券、可持续联系债券、各种主题的绿色金融债券等创新品种不断推出。沪深证券交易所、交易商协会建立了绿色渠道,建立了统一的绿色债券标志,鼓励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
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计划》。提到稳步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的方式建立绿色消费相关基金。
一方面,在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大量资金,绿色金融仍有扩张和发展的空间。同时,绿色债券支持目录统一,绿色债券纳入银行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也为绿色债券市场的扩张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另一方面,2022年待偿绿色债券规模较2021年下降22.88%。从2016年至2021年绿色债券市场净融资规模可以看出,除2020年低点外,其余年份净融资规模在2000亿元至2500亿元之间波动。在净融资规模波动不大的情况下,预计待偿还规模的下降将导致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扩张不大。
总的来说,中国债券市场绿色债券的整体比例仍然较小,发展空间巨大。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