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和锂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拓宽锂铜箔市场边界,刺激锂铜箔赛道竞争升温。
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爆炸式增长带动锂电池铜箔市场需求激增,铜箔企业一般订单饱满,产品供不应求。
2022年,锂电池铜箔整体市场供应仍保持紧张态势,铜箔企业的生产线仍无法填补电池企业的需求缺口。
在供需不匹配的情况下,铜箔企业的交付压力日益增加。如何保证铜箔产品的高质量、稳定交付已成为铜箔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为了满足下游市场的增长需求,锂铜箔企业正在积极扩大生产能力,加快新生产能力的释放,新企业进入锂铜箔布局。
在这种情况下,江西鑫铂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铂瑞)已经走出了行业加速度。从2019年到2020年稳定投产,2021年出货量迅速增加,2022年将实现大规模交付。鑫铂瑞成功进入多家电池企业供应链,有望成为搅动铜箔市场竞争的新力量。
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去年的高增长趋势。自1月以来,许多动力电池企业仍保持满产,对铜箔的需求旺盛。
许多锂铜箔企业表示,尽管去年铜箔产品价格上涨,但锂铜箔仍供不应求,订单饱和。
新铂瑞作为一家成立仅三年多的铜箔企业,在2021年实现满产满销的基础上,于2022年进入发展快车道,新签约订单和交付量大幅增加。
新铂瑞一期工程仅300吨/月。2020年9月正式投产后,进入稳定生产状态。10-12月,产量迅速上升,锂电池铜箔累计生产交付近1000吨。
为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新铂瑞在2021年底新增产能600吨/月,全年出货超过3000吨,基本满产满销。
2022年,新铂瑞铜箔订单大幅增加,从以往通过中间贸易商渠道供应转变为直接供应电池企业,推动锂电池铜箔出货进一步增长。
一方面,其锂铜箔产能逐步上升,产品性能得到下游认可,为其发货增长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产能大规模扩大,发货大幅增长,锂铜箔需求激增,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新铂瑞已与比亚迪、力神、国轩、多氟多、赣峰锂电池等电池企业达成合作。预计全年锂铜箔出货量将达到9000吨,收入同比增长2倍以上。
目前,电力电池企业正在通过签署长期供应订单、股份、合资建厂等方式,确保锂铜箔的稳定供应。具有产能规模和产品性能优势的铜箔企业已成为电池企业稳定供应链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这种情况下,新铂瑞也在加快产能扩张,弥补其产能较小的竞争不足。
据了解,新铂瑞将在工厂建设初期完成一、二、三期工厂建设,并提前规划设备选型和生产线布局,使公司的新生产能力能够快速释放。
目前,新铂瑞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年产锂电铜箔1万吨。
为了提高交付能力,新铂瑞正在建设二期工程,今年7月前将交付24台生箔机和阴极辊。预计将于10月投产,投产后将增加7000吨产能。
在此基础上,新铂瑞正在规划三期工程,将新增96台生箔机和阴极辊,规划产能3万吨/年,预计2023年底生产。届时,新铂瑞铜箔总产能将达到4.5万吨/年。
在新铂瑞加快产能扩张的背后,全球电气化进程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加快,动力电池企业产能规模普遍向100GWh产能迈进。在行业总产能冲刺TWH时代,锂铜箔的市场需求也将大幅增长。
动力电池企业生产能力大规模扩张要求其铜箔供应商快速扩张跟进,但锂铜箔供应端由于关键设备生产周期长、供应跟不上行业生产需求、原材料供应紧张、工艺积累等因素,锂铜箔生产能力增长明显落后于市场需求增长和电池生产能力扩张。
自2021年以来,锂电池铜箔企业启动了新一轮产能扩张计划,计划新增锂电池铜箔产能近100万吨,总投资超过600亿元。
2022年,铜箔企业扩产行动仍在继续。自年初以来,许多锂电池铜箔项目已经启动,总投资超过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铜箔企业的大规模扩张面临着多种压力和挑战,其中阴极辊供应短缺已成为阻碍铜箔企业扩张的瓶颈。
目前,国内高精度锂铜箔的生产主要依赖于日本进口的阴极辊。由于海外设备制造商的生产扩张相对缓慢,日本的阴极辊交付订单已安排到2024年,现有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国内生产扩张的需求,供应缺口继续扩大。
同时,日本进口设备昂贵,交货周期长,售后服务及时性无法保证,导致铜箔企业生产周期进一步延长。
为保证设备供应的稳定性,新铂瑞与一批竞争力强的国内箔机和阴极辊企业达成合作,提前半年支付供应能力,确保铜箔能力的建设和释放稳定。
随着新产能的快速释放,新铂瑞锂铜箔的供应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成为国内锂铜箔市场竞争的重要参与者。
进入2022年后,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扩大生产,签订合同的好消息接踵而至。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一季度,以比亚迪、新旺达、中创新航、亿威锂能为代表的锂电池企业先后公布了多个新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建设资金2091.03亿元,年产能579GWh,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加快。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70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02.4%,其中中国市场销量达到354.8万辆,同比增长160.1%。展望2030年,EVTank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780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万辆和76.5万辆,同比增长1.6倍和1.5倍,市场份额达到17.9%。此外,1-2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载量为29.9GWh,同比增长109.7%。其中,三元电池装载量为13.1GWh,占总装载量的43.8%,同比增长50.6%;磷酸铁锂电池装载量为16.7GWh,占总装载量的55.9%,同比增长203.1%。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快速增长和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已成为第一季度动力电池企业加速生产扩张的最大驱动力。从上表可以看出,以比亚迪、新旺达、中国创新航空、亿威锂能源为代表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其中经常出现数百亿投资项目。
1月25日,26日,中创新航电池及储能系统广州基地项目与江门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相继签署,计划新增100GWh产能。
3月11日下午,新旺达宣布将在广东珠海投资建设新旺达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建设完成后,将达到年产30GWH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能。一周后,新旺达宣布在四川什邡建设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生产基地,投资80亿元,建设20GWH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此外,亿威锂能、捷威动力、楚能新能源也在第一季度宣布投资建设100亿级动力电池项目,可见扩产的紧迫性,TWh时代将加速。
当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加快布局时,海外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关注。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发展,日本和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早期错过了中国市场的商机后,希望在欧洲和北美恢复一场比赛。
3月4日,日本松下计划在美国购买土地,建设一家大型动力电池厂,可能为特斯拉生产4680电池,投资数十亿美元。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