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人口净增长48万人,较前一年大幅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出生人口明显下降。
近日,全国各省相继公布人口数据。截至目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至少有29个省发布了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一个非常突出的信号是,人口大省的出生人口在下降。
2021年,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广西、江苏、湖南、贵州等10个出生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中,只有广东一省出生人口超过100万。
与2017年相比,河南、山东、湖南、江西、山东、安徽等人口较2021年出生人口下降40%以上。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崔树义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聪明的女人没有米饭很难做饭。出生人口下降的最重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的数量显著减少,尤其是在旺盛的生育期。”
为此,许多省份开始实施促进生育的政策。许多地方在税收、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提供生育支持措施,以减轻家庭生育、育儿和教育的负担。
例如,北京市政府明确规定,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未成年子女较多的家庭可以纳入优先租赁范围;同时,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儿的灵活休假和灵活工作方式。
除山东外,河南也是一个人口大省。在过去的10年里,每年出生人口几乎超过100万,但自2020年以来,山东和河南的出生人口已经超过100万,2021年继续下降到不到80万。
其中,山东2021年出生75人口.出生率704万人.38‰;死亡人口74.83万人,死亡率7.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2‰。
2021年河南出生79年.人口出生率83万,人口出生率83万.00‰;死亡人口73.人口死亡率70万,人口死亡率70万.36‰;人口自然增加6.自然增长率为03万人.64‰。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生育率下降。由于婚姻年龄的延迟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高中及以上育龄妇女的比例越来越大,教育水平会影响生育率。
“出生人口的下降也受到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影响。河北、河南、安徽是中国人口大省和劳动力出口大省,实际上相当于生育人口出口大省。河北流出人口主要去北京、天津等地,湖南流出人口主要去广东。劳动力出口后,相关人群也将推迟结婚年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介绍了《21世纪商业先驱报》。
此外,年轻人婚育观念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袁欣指出,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婚姻成本和生育成本的上升,晚婚、晚育、少育已成为年轻人的普遍趋势。
“此外,数字社会加强了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沟通,但也降低了大多数年轻人面对面的人际沟通能力,相应地削弱了他们的爱情能力。”原新坦言。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早在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就已超过2亿。
对此,原新分析,这一现象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的。首先,由于4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2020年,在我国20至40岁的适龄婚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有的男性“失婚”。另一方面,随着妇女教育和就业能力的提高,社会竞争的压力使许多妇女选择不结婚,这导致了许多单身人口的增加。
“疫情导致人们的收入和对未来的预期下降,从而降低了一些人的生育意愿,或者延迟了生育行为。”崔树义指出,在全面放开两孩政策之前,积压的生育动能已经释放,在新出生人口中,两个孩子的比例显著下降。
人口大省的出生率下降,传递给个人,这也让很多人感到明显。尤其是一些从事学前教育招生的人,已经感受到了“寒意”。
郑州高新区乐火幼儿园园长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出生率的下降对郑州幼儿园的招生产生了影响。她幼儿园周围的情况很好,因为周围的人口相对密集,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影响不大。“影响较大的地方有点偏远。郑州这两年,一些小幼儿园不再办了。”
根据联合国此前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负增长。
“然而,在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由于巨大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未来30年中国人口的下降非常有限。因此,2025年前总人口基本超过14亿,2050年前超过13亿。”原新强调。
但从省级来看,人口负增长的省份正在扩大。原新指出,未来人口负增长的省份将从未来人口负增长的省份开始。“点状”演进为“片状”。
崔树义表示,2021年我国净增长48万人,根据多种因素,2022年出生人口将继续减少。
“从山东省来看,2022年,山东省人口可能会出现自然负增长,2030年前后山东省总人口可能会下降到1亿以下。”崔树义说。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策促进人口长期平衡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明确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限制措施,清理废除有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
自2022年以来,广西、海南、湖南等地相继出台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
此外,5月16日,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济南召开研讨会,加快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立法研究,提出有效减轻生育、育儿和教育负担。7月28日,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了修订《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条例》修订后,新增3岁以下婴儿父母每年享受不少于10天的育儿假,男性陪产假由7天延长至15天。
安徽省还修订了《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生育的政策,包括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60天;男子享受30天护理假,根据实际情况,对家庭困难婴儿给予一定补贴。
纵观各省鼓励生育的措施,《21世纪商业先驱报》记者发现,更常见的是给予更长的产假和更多的生育补贴。
袁欣说,为了鼓励生育,很多地方都延长了产假,这对孩子的培养和母亲身体的恢复都有很大的好处。
“但最大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女性回到工作岗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产假不一定越长越好。在就业方面,要注意保护妇女的合法权利,在法律政策和激励措施方面要有一些具体的安排。”原新表示。
王广州指出,只要放宽一些政策,就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比如延长产假和陪护假。在鼓励二孩生育方面,延长产假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陪护假是否带薪,钱从哪里来等等,需要进一步讨论。
“所谓的优惠政策,一般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所以我一直主张做好研究,不能盲目地制定政策,因为当时可能面临财政支持补贴措施,所以计算优惠生育措施实施后,会影响人口规模,投资占全国GDP比例,是否会损害其他公共政策和福利,影响公平等。”王广州说。
崔树义说,为了鼓励和支持生育能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可能有助于提高生育率,但这些措施不强,精度不高,执行范围有限,不要期望太高。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