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市宣布推动企业上市“小目标”提出力争每年15家以上的国内外上市企业,到2024年,全市上市企业达到143家。
记者注意到,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上市,当地行动频繁。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福建省、河南省、云南省、黑龙江省、湖南省、河北省等地发布了推进企业上市计划或相关文件,明确3年或5年内企业上市的具体数量。
从企业上市数量目标来看,陕西省力争三年内新增国内外上市企业38家以上;河南省力争五年内上市公司总数超过200家;福建省力争“十四五”期间,全省上市公司年均新增25家;云南省力争到2025年全省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0家;2025年,湖南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0多家。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任庞明告诉记者,各地宣布推动企业上市“小目标”有助于培育和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田立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促进当地企业上市有助于引进国内外资本,形成相对标准化的公司治理文化,帮助当地企业跨越式发展,是稳定当地经济市场、优质发展当地经济的关键措施。
“地方政府在推进企业上市的过程中,需要引导企业规范公司经营,及时开展信息披露工作,认真开展发行上市。同时,地方政府应重视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专业化方面的特点,努力培育这些特点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在科技创新委员会、创业板或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田利辉进一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培育上市“后备军”它还关注国有企业改革和科技创新领域的特点。例如,福建省提出重点关注数字、海洋、绿色、文化和旅游,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上市功能“四大经济”以及科技创新、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领域,加强上市公司培育。
《河南省推进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加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建设。选择一批信息技术、新能源设备、大数据整合创新、半导体、现代生物医药等领先产业集群企业和两高六新企业、制造业龙头企业、小科技巨头企业、专业化、新企业纳入资源库”“推动国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陕西省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推进国有企业上市。定期梳理国有企业上市后备企业资源,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力争每年提高竞争企业资本证券化率20%。
“目前,各地区大力支持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产业上市,有利于区域产业战略布局,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优质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记者。
庞明表示,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强的重点企业,可以利用金融资源倾斜和资本市场关注和支持,加快重组、上市、上市,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股权流动和股权融资,进一步优化、质量和效率,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谈到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培育更多优质企业上市,田认为可以鼓励和规范资产重组,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形成公共市场认可的优质资产;进一步优化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使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使市场获得长期投资信心。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