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信管家开户服务,交易手续费低至15美金每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客服

杨瑞琪在中国推出东南亚货币一站式服务

时间:2022-08-25
浏览次数:268

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第19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将于8月26日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期货市场的使命和责任——稳中求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届时,国家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企业高管、专家学者数十人将出席并分享他们的精彩观点。

日前,《上海证券报》采访了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杨瑞琪、东方集团(600811)物业有限公司总裁熊万龙两位与会嘉宾。

杨瑞琪:中国期货市场有效服务实体企业“走出去”

杨瑞琪,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全球财务部总经理。杨瑞琪及其团队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做出了许多积极贡献。例如,在中国推出了东南亚货币一站式服务,完成了中国第一次印尼卢比人民币现货交易、远期交易、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远期交易等。此外,杨瑞琪团队与中国和东南亚黄金市场合作,帮助上海黄金交易所利用国际板块金库创新了第一家黄金材料加工业务。

在采访中,杨瑞琪多次对中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发展表示信心。他对期货国际品种的发展非常乐观。他认为,随着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品种的不断推出和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求的快速增长,相关商品市场的交易逻辑也将发生变化。

“过去,如果一些大型商品交易商想要使用中国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他们必须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的成本更高,并面临着不同法律环境的问题。随着国际品种合同的推出,国际机构参与中国期货的方式更加方便,在成本、税收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杨瑞琪说。

杨瑞琪认为,许多国内期货品种已成为企业应对风险的有效手段,服务于实体企业“走出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例如,杨瑞琪表示,近年来,许多电解镍企业在东南亚市场进行了布局。当他们使用海外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时,他们也可以关注国内期货品种。“在今年上半年的极端情况下,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镍合约运行非常稳定,充分发挥了套期保值功能,是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国内市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行业实体,他们将反映更广泛的市场因素通过交易形成中国市场的价格,他们的价格影响将逐渐增强在国际市场,吸引更多的实体参与者。”他认为,中国期货市场良性生态的逐步形成将是一个实体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良好的管理和风险管理环境。

熊万龙:套期保值已经成为企业企业“常识”

熊万龙是中国第一批从事商品贸易和期货交易的专业人士之一。他曾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公司青海铝厂工作。自1992年以来,他一直参与期货交易。同年,他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青海铝厂的代表,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第一批“红马甲”。

2016年,熊万龙应邀加入东方集团,成立东方集团资源产业板块。东方物业公司作为东方集团的战略性新兴板块,在有色金属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成为商品行业的生力军。

谈到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熊万龙首先回忆起刚刚进入行业时的鲁莽时代:“在20世纪90年代期货交易所成立初期,实体企业对期货的概念并不楚,他们也以学习的态度参与期货交易。此外,当时国内外同一商品品种的价格差异巨大,企业没有完善的套期保值制度。市场各方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经过不断的探索,期货交易所的管理制度逐年完善,直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规章制度。”熊万龙认为,随着国内期货交易制度的完善,层层传导到实际交易中,中国市场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过去,中国商人在伦敦LME等待海外市场没有任何博弈能力;如今,伦敦、芝加哥等海外期货交易所最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市场的需求。”

对于“套期保值”熊万龙认为,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常识”:“现在,每个制造有色金属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只要我今天买一批商品,我要么在现货市场卖出合同,要么在期货市场卖空,这已经成为行业上下游企业常见的肌肉记忆。”熊万龙还开玩笑说,如果我今天买的商品没有及时保值,那我感觉就像“裸奔”。

显然,对于像熊万龙这样深入从事商品行业的老兵来说,实体企业使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熊万龙东方产品公司也坚持这一理念,坚持现货贸易与期货交易相结合的战略理念,全面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为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的保值增值服务,以低风险、高效的形象在全行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联系客服
我们的优势

极速开户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多平台可选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安全正规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