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没开手机银行了?
手机银行最初只用于日常查询账户和转账汇款,无意中被赋予了各种功能。频繁推送弹出窗口,重复冗余信息,看似实用但罕见的组件,使手机银行越来越臃肿。
然而,移动银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最近,许多银行升级了移动银行版本,改变了简单堆叠功能的传统理念,但更注重轻量化服务,以满足个性化、智能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移动银行作为银行最重要的客户接触渠道,承担着服务用户的核心功能。如今,移动银行的便利性和安全要求日益提高,移动银行的升级也能反映对用户需求的敏捷响应。
今年以来,手机银行升级步伐加快。根据易观千帆用户体验分析系统的数据,今年1月至11月,手机银行App共有529次版本迭代。
自11月以来,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相继推出了手机银行的新版本,并通过直播、粉丝节、抽奖等活动为其造势。
以光大银行为例,光大银行于12月14日正式上线App10.0、进一步构建财富管理开放生态平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光大银行App从2011年推出1.0到今天的1011年.0、已从简单的网上交易渠道向平台化、生态化、数字化方向升级。
业内人士表示,第四季度是手机银行迭代升级的重点,反映了行业竞争造成的羊群效应,未来手机银行版本的变化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智能、简洁、开放、财富管理、生活服务……这些词经常出现在手机银行新版本的介绍中,表明手机银行升级的内在逻辑已经悄然改变。
梳理后不难发现,手机银行的升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强调轻服务,简化用户体验;二是注重财富管理,创造综合服务;三是进一步细分客户群,满足多样化需求。
减法是手机银行升级的一大亮点。例如,工行以系统更轻、交互更简单、功能更精细、服务更柔软为目标,对手机银行8.0版进行了轻量化改进,核心高频交易响应效率提高20%以上;基于轻松的设计理念,交通银行个人手机银行7.0版旨在通过数字手段为客户带来更轻松便捷的体验。
移动银行正在通过创新和实用的功能获得客户,留住客户,进一步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江苏苏宁银行金融科技高级研究员孙杨表示,移动银行的功能更加集中,注重减法,不再追求大而全面,而是沉下心来开发对用户有用的特色功能。
移动银行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金融工具,其背后是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孙杨认为,通过生活场景提高移动银行的非金融属性,结合数字化运营,可以有效提高移动银行的粘性。此外,移动银行的运营应注重开放互联网,引入合作伙伴,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用户体验。
手机银行创新的另一个原因是进一步激活股票用户的活动。根据《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个人手机银行用户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43.1%的用户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比2021年低8.4个百分点。
另一组数据也表明,手机银行的用户活跃度有所下降。根据易观千帆数据,2022年10月手机银行服务应用活跃人数为5.23亿,环比下降3.52%。
随着用户增长放缓,手机银行不断完善用户习惯、服务内容和场景,有望提高下载量、活跃度和交易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事实上,头部银行已经从花钱吸引新客户转向探索核心客户的潜力。根据工行提供的数据,截至11月,工行手机银行客户已超过5亿,月活跃客户近1.7亿,引领银行间;以招商银行为例,目前核心客户的有效月活率稳定在85%以上,核心客户两次访问App间隔时间缩短至5天。
易观分析金融业高级顾问苏晓瑞表示,未来手机银行在精细化运营层面有两个重要思路:一是围绕银行常用功能进行增减迭代,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二是聚焦手机银行用户体验,与外部专业第三方机构开放合作,帮助银行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运营转型发展。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