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水稻品种好,产量高,不易倒伏,是我们需要的好品种啊!”韶关乐昌廊田镇种植大户江永祥称赞。今年3月以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业科学院)在当地推广优质品种,优化当地品种结构,实现科技助农增产致富。
这只是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持促进农村发展的缩影之一。省农业科学院作为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推动市县农业科学能力,促进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作为起点和立足点,不断推进人才和科技资源下沉,引领科技创新农业转型升级,努力为广东农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服务。在最近公布的2021年广东省农村振兴战略绩效考核中,省农业科学院再次被评为“优秀”,连续四年取得这一成绩。
如今,广东也有自己的种质资源“图书馆”。历时3年多,依托省农科院建设的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今年建成。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共保存作物种质资源6.3万余份,覆盖作物190余种,占全省70%以上,在华南地区排名第一。
由于关键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挖掘和利用,省农业科学院在水稻、蔬菜、玉米等育种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十三五”在此期间,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并批准了739个品种,获得了148个新的植物品种权。近7年来,广东省农业和农村厅发布的农业主导品种约占60%。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籼稻品种“黄华占”,全国推广“岭南黄鸡”等等都来自这里。
南方耕地退化,重金属污染农田,酸化耕地处理……省农业科学院围绕农民生存的耕地问题,承担全省酸性土壤改良示范县的指导任务,开展废弃土地治理,科技帮助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效率。其中,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修复技术被选为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主要推广技术,2019年被批准建设国家土壤质量广州实验观测站。
“搭建平台,下沉人才,协同创新,全链服务”近年来,省农科院形成了省农科院“院地合作”新模式。自2015年12月佛山第一分公司实施以来,省农业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了17个地方分公司、80个专家工作站、95个地方和企业研究所、586个示范基地。
特别突出的是,省农业科学院通过搭建平台、成果转化、专家进入企业、科技孵化等方式,与企业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形成了“需求导向、资源共享、联合研发、强企兴业”高校企业合作新模式,有效解决科研生产问题“两张皮”问题。
通过院企合作,大量优质科技成果走出来“深闺”,依靠企业实现工业化。近五年来,医院与2400多家企业合作,签订了1200份成果转化合同,合同金额超过5亿元。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广州益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将公司设在金英农业科技孵化器中,“为企业成长壮大提供成熟的科技、人才、资金服务平台”。这是省农业科学院建立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吸引了300多家农业相关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致力于建设大湾区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硅谷。
韶关乐昌廊田镇农产品“廊田山水”丝苗米已入选2021年全国名优新农产品目录,乐昌无花果有望入选未来。两种农产品的脱颖而出,离不开省农科院派遣韶关乐昌廊田镇帮扶村工作队的努力。团队创新发展“一所对一村”通过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乡村振兴车间”、农业科技超市等措施,为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
自2018年广东省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来,省农科院以来“一园一平台,专家进入企业”工作模式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成立了262个全产业链专家服务团,服务全省90%的工业园区,为工业园区推广565个新型农业品种。解决荔枝问题“大小年”,菠萝“黑心病”红茶规模标准化生产等产业瓶颈取得新突破。
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农村科技专员活跃。目前,基层服务科技专员1200余人,是全省农业科研院所中最多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提高科技创新、产业支持、领导能力,巩固和推广科技支持农村振兴模式,实现更多“0到1”突破,简化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扩大工业应用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省级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的主要作用,以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持和领导广东农业强省的建设。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