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市,大宗商品全线走强,原油和能化板块出现“开门红”。其中,原油主合约2302上涨2.59%。原油作为大宗商品之王的价格曲线影响着大宗商品市场的脉搏。回顾2022年,中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成长,取得历史性突破。展望2023年,商品期货市场仍存在诸多变化,但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期货市场将加快品种工具的创新和扩张。“中国价格”影响力将越来越明显。
2022年大宗商品市场跌宕起伏。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原油期货上涨63%。3月,能源危机下的全球商品供应链再次受挫,“伦镍”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沪镍在两个月内涨幅超过73%。PTA,豆粕上涨,短期最大涨幅分别为49%和36%。美联储激进的加息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巨大冲击,弥漫在商品市场的衰退中。铜和螺纹钢下降了30%以上……
总的来说,2022年大部分大宗商品呈现上升下降趋势,全年收跌品种多于收涨品种。前三个品种是上海镍(52.6%)、铁矿石(26.9%)和纯碱(25.5%);前三个品种是棉花(-31.2%)、上海锡(-28.4%)和红枣(-28.1%)。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1月至12月,中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67.68亿手,累计成交额为534.93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93%和7.96%。
此外,中国期货行业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规模和影响力迅速上升。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商品期货交易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中国期货市场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除了推出中国特色期货品种外,还建立了中国特色监管体系,创新了中国特色商业模式。
2022年,期货和衍生品法通过并正式实施,为高质量市场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CSI1000指数期货和期权、大豆系列期权、菜籽油期权、花生期权、工业硅期货和期权、螺纹钢期权、银期权等新品种和工具相继上市,拓宽了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期货和期权的特定品种不断扩大,海外投资者积极参与……截至2022年底,我国上市期货,期权品种已达110个,主要产品的完整性进一步提高。
从市场环境来看,期货市场高水平的制度开放稳步推进,开放路径不断拓宽。自2013年中国期货市场首次推出夜间交易以来,大多数品种都进行了连续交易,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全球市场的变化,为海外交易员的参与奠定基础。目前,已有17个品种引入海外交易员,菜籽油期货作为特定品种,也在路上,对外开放品种家族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保税交付业务不断扩大,QFII和RQFII参与国内期货、期权交易的政策措施已经实施。在单一品种方面,2022年以来,海外交易者成交量占27.35%,日均持仓量占34.37%。海外客户日益成为交易和竞价的重要力量。
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国家鼓励利用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2022年底,A股票上市公司期货和衍生品信用披露规则已被修订,以促进实体经济“领头羊”-上市公司更规范、更成熟地使用期货工具,促进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业务的发展。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卫峰表示,2022年,实体行业113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公告。从历史累计值来看,中小企业占20.19%,创历史新高。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易“不确定性”市场是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也体现了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特点。
展望2023年,中金公司(601995)认为,海外“大胀后有大滞”2023年,美国的衰退压力可能会逐渐加大;随着我国防疫政策的优化和优化,“稳增长”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率先复苏,继续努力,充分发挥国内需求市场潜力大、改革空间足的优势。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在商品市场方面,预计2023年美国将面临“通胀仍较高,衰退风险增加,美元指数冲顶”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下,黄金配置价值将出现;由于供给侧增量不足,在供需紧张的作用下,原油价格将保持波动。
“欧洲和美国的经济衰退将对大宗商品的消费产生更明显的影响。然而,2023年,中国和欧洲和美国正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考虑到中国制造业和大宗消费的规模,中国的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西方国家的消费衰退。如果不考虑全球的系统性风险,中西之间的经济差异将带来商品的波动和中国消费影响较大、定价权重较大的商品值得关注。”新湖期货副总经理李强说。
“2022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高通胀、能源结构性冲突等多种因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展望2023年,全球通胀将下降,大宗商品市场可能正处于不断调整和修复的过程中。”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玉月说。
2023年,期货市场发展前景良好,期货品种工具创新步伐有望加快,期货品种扩张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同期望。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将继续成为主流。各期货交易所将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需要,继续推出各类期货和期权产品,逐步提高期货产品覆盖率和上市期货品种期权覆盖率,不断完善期货期权品种体系,适应实体经济发展。“例如,航运衍生品或补空白。”胡俞越说。
金瑞期货总经理侯新强认为,在广州期货交易所公布的16个拟上市品种中,碳酸锂期货、碳期货等绿色金融衍生品有望成为2023年市场的热点。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急需金融市场帮助实体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开放进一步加快。“2022年10月,各期货交易所出台QFII,RQFII经过几个月的沉淀,预计2023年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海外投资者参与国内期货市场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南华期货(603093)董事长罗旭峰说。“同时,优秀期货公司在国外进行相应布局,增强期货市场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胡于越说。
虽然2022年期货市场整体成交量有所下降,但金融衍生品已成为亮点之一。国信期货总经理黄伟认为,金融期货逐步放松的趋势已经明显,2023年金融期货可能会出现“王者归来”。大型金融机构进入衍生品市场的大门将逐步打开。预计2023年将出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规则,这将有助于继续扩大和加强期货市场。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