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您提供信管家开户服务,交易手续费低至15美金每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客服

“白色石油”打响20万元保卫战!紧急停产保价?

时间:2023-04-07
浏览次数:246

大幅降价之下,碳酸锂或将摘掉白色石油这顶昂贵的帽子。

目前,碳酸锂已经打响了20万元保卫战。据数据,4月6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已经跌至21.5万元/吨,较2022年11月高点56.75万元/吨跌超6成。

而对于碳酸锂降价的底线在哪,目前市场仍存争议。一些观点认为碳酸锂价格有望跌至10万元/吨及以下水平,但也有企业认为25万元/吨是盈亏平衡线。据新闻报道,面对跌跌不休的碳酸锂价格,亚洲锂都宜春的四大云母提锂企业中一半已经选择了停产。

为何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市场对碳酸锂价格底线又有着怎样的分歧呢?

降价原因之一: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当初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下跌,和今天碳酸锂降价有着相似的原因——需求不振。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碳酸锂价格的支撑,那么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的放缓就给碳酸锂价格;拆了台。2022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而4月4日,据乘联会预估称,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为148万辆,同比仅增长25%。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汽车分析师林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锂矿企业错误估计了新能源汽车增长的幅度。新能源汽车‘国补’的取消直接导致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没有延续去年的销量增幅,一季度的增幅也就25%。而很多锂矿企业是按照‘翻倍’的增幅来规划锂矿生产的,这就导致了供需错配的出现。

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已经大幅放缓,下游需求的增速不及预期,必然会拉低市场对碳酸锂的价格预期,这是碳酸锂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降价原因之二:全产业链面临产能过剩

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除了需求之外,碳酸锂的供给增加也为价格下跌添了把火。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碳酸锂价格从前期的60万/吨高峰一路狂泻到如今的20万元区间,跌幅之大、影响之广毫无疑问超出了碳酸锂行业自身预期,否则近两年就不会有众多企业前仆后继进入上游锂资源产业链,或跨界或增产。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碳酸锂价格下跌主要是因为供应量增加,近年来国内碳酸锂产能不断扩大,加上国外进口量增加,导致供应量过剩。

据华福证券研报测算,随着南美盐湖和澳洲锂辉矿的产能释放,2022年全球锂供给为76万吨碳酸锂当量,2023年将达到104.7万吨,增长37.76%,2024年将达到144万吨,同比增长37.53%。

如果测算准确,那么今年锂资源供给量的增幅或将超过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幅(一季度仅为25%左右)。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024年碳酸锂产能释放或将更大幅度超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简单来说就是;未来几年供给涨的可能都会比需求更猛,这为碳酸锂的价格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觉得(碳酸锂降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行业的无序扩张,去年或前年的时候,锂矿的价格暴涨,大家看到锂矿企业动不动就百分之几百的净利润增长而眼红,都进入这个行业,再加上锂矿开采行业门槛并不高,包括整车企业、电池生产商都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去开采锂矿,带来了今年锂矿开采产能的集中释放。供给大增,需求不旺,导致了锂矿价格必须得下来,不然矿企就无法出货,会加大库存。林示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碳酸锂的供需失衡只是整个锂电池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缩影。据GGII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产业链新签约落地268个投资扩产项目,包括锂电池、材料环节,按公布投资金额的247个项目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产业投资总金额超1.4万亿元。

如果我们放开眼界跳出碳酸锂价格的桎梏,全面审视锂电池材料全产业链数据的话,会发现不仅仅是碳酸锂,其他锂电材料包括磷酸锂跌幅更猛;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这类液态电池基础材料产能全面过剩在2022年就已经初见端倪,全产业链层级的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已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陈佳说。

据数据,4月6日国产磷酸铁锂电解液均价跌至3.65万元/吨,近一年半时间持续下滑,较2021年10月13日11.28万元/吨的价格高点已经跌去67.64%。正极材料价格也持续下滑,4月6日国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跌至8.85万元/吨,较2022年11月8日17.7万元/吨的价格正好;腰斩。

整体来看,整个锂电池产业链都面临着产能过剩危机。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久俊表示,据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需求的电池量超过1200GWh,虽然预测不一定准确,但目前各厂商动力电池产能规划已经超过了4000GWh,超出很多。

降价原因之三:汽车价格战逼迫车企降本

从直接原因来看,产业链上游大量企业前期扎堆冲刺产能带来的囚徒困境效应,以及产业链下游因特斯拉逆势大降价引爆的汽车零售市场价格战带来的反噬效应,都是疾速拉胯碳酸锂价格的‘元凶’。陈佳说。

具体来看,倒逼上游锂矿的降价的主要是下游车企的价格战和宁德时代的;锂矿返利计划。今年2月,在碳酸锂价格仍超40万元/吨的时候,宁德时代就被曝光推出了;锂矿返利计划,核心条款是:未来三年,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吨结算,与此同时,签署这项合作的车企需要承诺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给宁德时代。

彼时陈佳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表面上电池企业与车企签订锂矿返利计划是因为碳酸锂价格高位震荡这一外部因素,实际上却是因为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波及开来并向上游追溯造成的。许多车企为了在价格战下与特斯拉和其他品牌竞争生产,必须进一步压低单车成本。

今年4月,吉利官方推出专享车型限时购活动,对星越LHi·P等10余款车型提供最高4.5万元的综合补贴,活动时间为4月1日到4月30日。

直至今天,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仍未结束,进一步压低汽车生产成本的需求也不会停止。反过来上游锂资源的降价也会给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提供;弹药,由于从锂资源降价到车企制造成本降低存在数个月的传导时间,如果车企预期锂资源价格会进一步降低,或许会加大参与价格战的力度,形成碳酸锂价格的;降价循环。

降价原因之四:钠电池在;抢饭碗的路上

从更深层次原因来看,碳酸锂价格暴跌也受产业链技术进步引爆的;替代效应影响,钠电池和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如今都在蓬勃发展。

以钠离子电池为例,早在碳酸锂价格狂飙到60万元/吨时,国家从资源安全等角度就启动了钠电池替代战略,国内各大龙头新能源电池厂商基本上都对其做了充分的技术储备。初步估算,即使钠电池价格跌至10万元/吨区间,发展成熟的钠电池成本也要比锂电池平均低3到4成的水平。陈佳说。

尽管目前中国在锂电池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但在能量密度更高、代表着锂电池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固态电池领域,日韩企业已经深度发力。华安证券研报显示,日本由于较早进行固态电池产业化规划布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韩国拥有领先技术的三大电池企业也选择联合研发固态电池。欧美各大车企企图通过投资Solid Power、Solid Energy Systems、Ionic Materials、Quantum Scape等初创公司以获得技术储备,谋求在固态电池领域翻盘。

为了维持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地位,也需要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价格波动更为稳定。林示表示:;如果锂矿价格降的特别厉害,很多锂矿企业就不干了,这又会造成锂矿的供给不足。就像猪肉一样,价格一会儿暴涨一会儿暴跌,新能源行业最怕的就是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暴跌。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企业想看到的是锂矿价格的稳定,而不是越便宜越好。

;综合考量目前国内产能平衡与上下游市场需求,碳酸锂价格进入到10万元每吨区间将会形成一条红线。一旦突破红线将会造成一系列供应链、产业链紊乱和市场混乱,此刻就需要监管层与产业链协同发力,共同维护新能源产业链各端的可持续发展。陈佳说。

 


联系客服
我们的优势

极速开户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多平台可选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安全正规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