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好,药才好”,对于喜欢用中医药保障健康的人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中药材的品质。我市山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所种植的黄芪、甘草、正红花、党参等中药材历来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借助政策优势,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迎来发展良机,但由于种种原因,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仍面临着较大挑战。
品牌化建设初露头角
“2019年我们种植了一千多亩有机黄芪,并且都和困难农户签订了订单合同来帮助他们增收。”固阳县金山镇毛忽洞村的“蒙芪王”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尚俊介绍,合作社通过向当地农户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黄芪种植,仅原材料一项年销售额就能达到1500多万元。
近年来,像“蒙芪王”这样专门种植中药材的合作社在我市固阳县、达茂旗、土右旗等地逐渐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我市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为7万亩,包含黄芪、党参、枸杞、正红花、板蓝根等品种,其中,黄芪种植面积占90%以上。据测算,按照正常市场价,黄芪年平均亩效益能达到2000元左右,高于水地马铃薯、葵花等农作物1000元左右。
正是看好了中药材种植的高收益,越来越多像“蒙芪王”一样的合作社和农户投入到了中药材种植的行列,我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药材种植发展。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市农牧局副局长薛永明介绍,我市现已建成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4个、中药材进出口基地1个、中药材饮片生产加工基地1个、中药提取及成药制造基地2个、中药保健食品生产基地1个,中药材特色产业已初具雏形。
“固阳县政府也制定出台了中药材中长期发展规划,力争到2031年,全县黄芪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4万吨,黄芪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固阳县正北芪协会会长范文宏说,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固阳黄芪的名气在业界已经得到了一定认可。
2017年,固阳县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固阳正北黄芪之乡”称号,“固阳黄芪”“土右旗黄芪”先后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茂黄芪、达茂黄芪羊、黄芪酒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些正在兴起的品牌产品,已经成为促进我市中药材产业良性发展的新亮点。
随着“培育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行动”、“特色品牌战略行动”、“打造中医药产业链行动”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的实施,我市中药材行业发展中的品牌意识已有“小荷才露尖尖角”之势。不过整体来看,仍然没有脱离种植、初加工、原料销售的模式,如何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从而带动中药材产业继续沿着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精深化发展任重道远
免费为您快速开通指定信管家平台账户
通过我们开户,交易手续费低至20美金每手
提供多个正规的信管家平台选择适合您的平台
精选正规安全平台,平台及配资机构均可在线查证